CNC數控行業用工也不足,也找不到勞動力—五金行業進入“后用工荒”時代?
用工荒后遺癥“之勞動力成本上升
一、 回首年初的“用工荒”,大多數企業都心有余悸。時間進入2010年,經濟迅速回暖,很多企業卻出現了“手握訂單,無人生產”的尷尬局面。當時曾有報道稱珠三角地區的農民工勞動力缺口達到了200萬。如此巨大的用工缺口必然會對包括五金業在內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產生重大影響。
據了解,中國有9億農民,比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人口都多,在勞動力總量上并沒有出現短缺的跡象。但是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勞動力市場正在進行一次結構性調整。“用工荒”問題的實質是工人的工資太低,待遇太差,相關權益得不到保障。在農民工務工比較集中的廣東東莞,大部分企業給予農民工的工資都是東莞市規定的低工資——770元。就算是工人加滿班,每月也只能拿到1200元左右。顯然這樣的工資水平在勞動力市場上并沒有什么競爭力。為了能夠招到足夠的工人,五金企業所能做的首先就是提高工資標準,這直接導致了勞動力成本的上升。有一部分企業直接把工人的基本工資從700多上調到了1000,甚至1200。這不可避免的導致了企業用人成本的增加。
“我國的五金企業大多規模不大,創新及盈利能力較差,以往一直依靠廉價的勞動力,在出口加工業務中賺取一些微薄的利潤。在中國出口加工型五金企業中,主要利潤就是來自國內外的勞動力差價。”中國國際五金展(CIHS’10)組委會專家表示,“但是勞動力成本的上升,直接壓縮了本來就不多的利潤空間,再加上原材料價格是上漲和匯率變動的影響,部分五金企業將因此面臨困難。”
“既然已經提高了工人的工資,目前要做的就是更加合理的利用現有的勞動力,保證企業一直處于‘滿負荷’運轉,這就要求企業擁有源源不斷的訂單。而參加五金專業展會則是拿到訂單的好機會。”該專家繼續說,“中國國際五金展(CIHS’10)是全球第二大五金展,迄今已有十年歷史。2009年的中國國際五金展(CIHS’09)共接待專業觀眾38,925人,其中海外買家3000余人,包括了眾多海外頂級專業采購商。豐富的專業買家資源能夠為廣大五金企業提供更多獲取外貿訂單的機會,以抵消人力資源成本的上漲。”
備注: 凱恩利 也有時會招技術人員有時也難的......
二、 “用工荒后遺癥”之訂單外流人力資源成本的上漲,不但壓縮了我國五金企業的利潤空間,甚至導致了很多加工訂單的外流。面對嚴重的“用工荒”,部分企業“忍痛割愛”,選擇了“外包倒單”——將無力生產的訂單外包給內地擁有更多廉價勞動力資源的企業,只賺取一小部分轉手的差價收入。
更直接的損失還是來自海外的訂單外流。傳統上,國內五金企業參與國際競爭,較低的勞動力成本是“殺手锏”。但是現在,失掉了這個“殺手锏”,直接導致了參與海外訂單爭奪的競爭力下降。
“現在已經有部分訂單流向了人力成本更低的越南等其他東南亞國家。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企業首先就是要進一步拓展獲得訂單的渠道,增加競爭力;另外就是加速產業升級,使自己有能力生產更加高端的產品,擺脫人力資源成本的限制。”中國國際五金展(CIHS’10)組委會的專家表示。
“在中國國際五金展(CIHS)上,3000余名海外買家將為我國五金企業提供更多獲取訂單的機會,而78.7%的參會買家都來自企業管理、決策層。他們參觀展會的主要目的就包括直接采購產品,以及尋找OEM和Jv伙伴。”該專家繼續說,“另外,在展會期間,主辦方還將開辟‘新品展示區’,為廣大參展商免費提供一個新產品、新技術的展示平臺,以爭取拓展更加高端的產品市場,挽回訂單外流的損失。”
備注: 凱恩利 因為客戶群多,故沒有受多少影響,CNC車銑復合機更增加了很多......
珠三角地區出現的“用工荒”讓不少越南人想方設法進入中國工廠打工。而近來越南北部遭遇持續干旱,更是讓許多本來可以在家務農的越南農民偷越中越邊境,涌入中國內地尋找“中國打工夢”。
越南勞工在中國一些地方頗受歡迎,目前在中國,每月800元人民幣的工資基本上請不到工人,而請越南勞工則只需要500到600元人民幣。因為在旱災嚴重的越南北部,當地工人基本上一個月多只能掙到450元人民幣。
越南非法勞工大量進入中國,涌入珠三角等發達地區的工廠,在非法勞動力市場還逐漸形成了形成了物色人選、組織入境、聯系工廠和接送帶路等“一條龍服務”。
但是,中國國際五金展(CIHS’10)組委會的專家提示廣大五金企業:雇傭非法移民是違法行為。一旦被相關部門查處,相關工人將被遣返回國,企業則很有可能被處以罰款,終落得個“人財兩空”。
凱恩利 本地工人多,外來工人也有......